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歐洲


2023/09/23 | 袁齊

英相蘇納克考慮借鏡紐西蘭禁止下一代購買香菸,民調低谷為2030無菸目標帶來挑戰

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正在考慮參考紐西蘭去(2022)年12月新發布的禁菸政策,逐步提高合法吸菸年齡,最終禁止向2009年1月1日以後之後出生者販售菸草,而這將會是目前世界上最嚴厲的禁菸措施。禁菸政策將會是2024英國秋季大選政見的一環,雖然出發點良善,希望能藉此減輕社會負擔並提高人民福祉,但蘇納克最近面臨的民意低谷也將成為推動此項新政策的挑戰。

TNL+ 2023/09/22 | 留德趣談

30多年前東德懸案,德警重啟調查馬上收到50條新線索

Ramona Müsebeck這位女生無辜受害,失去年輕性命,也無法見證三年後國家民主化、兩德統一的歷史時刻,令人傷感。兇手三十多年來逍遙法外,也成為德國其中一件矚目懸案。

2023/09/21 | 王昱晴

農業政策攸關10月國會選舉,波蘭延長烏克蘭糧食進口禁令、停止供應武器

自《黑海穀物協議》失效,烏克蘭的穀物出口轉向由陸路運出,壓迫路線上五個東歐國家的農業市場價格,以及農產品儲存空間。包括波蘭在內的國家們,紛紛祭出禁止烏克蘭糧食進口政策,以保護自家農民,同時也以糧食議題作為與歐盟中心布魯塞爾的權利抗爭。

2023/09/21 | BBC News 中文

俄烏戰爭:6月初就開始大規模反攻,是什麼讓烏克蘭無法更快速推進?

BBC查核了韋爾博韋附近前線的九個社交媒體影片,其中四段影片顯示,烏克蘭軍隊在韋爾博韋以北突破了俄羅斯的防禦工事,然而這些影片顯示的是烏克蘭軍隊的快速進攻,而非成功控制該地區。所以是什麼阻止了烏克蘭更快地推進?

2023/09/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波蘭爆「21世紀最大醜聞」,移民付錢就發申根簽證,真實數字恐高達約25萬張

德國不僅已對此事公開表達憂心,並且對德波邊境增加部署數以百計邊境警察。在10月15日大選前,波蘭情報機關上週表示,已有7人因這起醜聞遭到拘押,其中3人被捕,檢方正主導這起不正當取得簽證的疑似詐騙案的調查工作。執政黨在選戰中提出反移民主張。對非法移民採取較強硬立場是尋求第3度執政的執政黨法律正義黨一項重大政見,卻於此刻爆發這起醜聞。

2023/09/20 | 蕭如芯

西班牙擬將加泰隆尼亞、巴斯克和加利西亞語列入歐盟官方語言,但遭其他成員國質疑

為了尋求小黨支持組建新政府,在西班牙總理所屬的工人社會黨推動之下,西班牙眾議院通過提案,允許議員使用加泰隆尼亞語、巴斯克語和加利西亞語發言。西班牙也向歐盟呼籲,將這3種地區官方語言列為歐盟官方語言,但未獲歐盟積極回應。

2023/09/20 | 蕭如芯

法德專家提「歐盟擴張改革計畫」,英國可能納入「準成員國」但國內意見分歧

受法國與德國委託的專家為歐盟擬定一項擴張與改革計畫,提議將歐盟劃分為4種組織層級,英國未來有機會以「準成員國」身份參與歐洲單一市場,接受歐洲法院管轄,並為每年向歐盟財政支付一定費用。

2023/09/20 | 王昱晴

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發動反恐行動、亞美尼亞外交部譴責封鎖拉欽走廊是以飢餓達成「種族清洗」

週二,亞塞拜然對亞美尼亞人統治的納卡地區發動「反恐行動」,遭到亞美尼亞政府和納卡地區的統治實權阿爾察赫政府譴責是「種族清洗」。亞美尼亞批評亞塞拜然切斷人道救援走廊,為的是要「餓死」納卡人民。

2023/09/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烏軍收復東部前線巴赫姆特附近要衝;俄烏將於國際法院交鋒「種族滅絕」訴訟

澤倫斯基在夜間全國演說中讚許烏軍在巴赫姆特附近的戰鬥,特別強調收復克利什基夫卡的烏軍戰士「幹得好」。烏軍東部發言人葉夫拉什(Ilya Yevlash)表示,收復克利什基夫卡有助烏軍包圍巴赫姆特。巴赫姆特是這場戰爭中戰鬥時間最長的最血腥戰役發生地點,於5月間陷落。

2023/09/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北約秘書長警告,要準備在烏克蘭打持久戰;挪威司令:俄駐北極邊界部隊剩侵烏前20%

北約軍委主席包爾(Rob Bauer)補充表示,俄國在鄰國芬蘭4月加入北約之後,搬出在挪威邊界如出一轍的行為模式:俄國在其與芬蘭長達1300公里國界沿線地區,派駐的軍隊人數同樣比莫斯科侵烏之前要少。

2023/09/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義大利小島3天湧入8500名難民,總理梅洛尼籲歐盟減輕「無法承受」的壓力

拉姆培杜薩島與突尼西亞沿岸相距僅145公里,長期以來一直是北非移民船隻的登陸點,但本週最多可容納400人的移民中心不堪負荷。根據聯合國難民署數據,9月11日到13日,約有8500人搭乘199艘船隻抵達拉姆培杜薩島,人數超過當地所有人口。

2023/09/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歐盟解除烏克蘭穀物進口禁令,波蘭等3國堅持續行,澤倫斯基:若不敦親睦鄰,烏克蘭將以文明方式回應

烏克蘭大量穀物和含油種子湧入鄰國,造成當地產品價格下滑,影響農民收入,於是一些國家的政府開始對烏克蘭農產品實施進口禁令。歐盟今年5月介入,阻止個別國家實施單方面禁令,並實施自己的禁令;根據歐盟禁令,烏克蘭可以透過鄰國出口農產品,條件是必須在其他地方出售。

2023/09/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烏克蘭彈襲克里米亞港口塞凡堡,俄烏戰爭以來對黑海艦隊最大規模攻擊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持續以長程飛彈和攻擊型無人機從遠距襲烏;而基輔當局13日這場襲擊行動,凸顯出烏方飛彈打擊能力與日俱增。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發言人尤索夫(Andriy Yusov) 表示,「我們確認一艘大型登陸艦和潛艦被擊中。我們不對襲擊手段發表評論。」烏克蘭方面並未透露更多的損失規模細節。

2023/09/12 | 袁齊

居民少於5萬人,給遊客的床位還比較多:威尼斯明年對「一日遊」旅客收5歐元

威尼斯的遊客數量首度超過當地居民人口,當地人諷刺地感嘆自己就像是「家鄉裡的異鄉人」,暗示遊客過量對這座城市造成的潛在危機,當地政府不得不於明(2024)年開始加收門票。關於是否將於1987編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的威尼斯,重新列為「瀕危世界遺產」,近日在利雅德舉行的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將揭曉答案。

TNL+ 2023/09/10 | TNL國際編譯

德國政府推新法案改用「熱泵」供暖,可降低碳排為何引發高度爭議?

為考量能源價格攀升及全球暖化腳步加速等現象,由德國總理蕭茲領導的三黨聯合政府,規劃推出《建築能源法案》。希望能藉此讓德國民眾拋棄原本使用的天然氣或燃煤式供暖系統,改用「熱泵」(heat pump)等裝置,期待能對環境更友善,且能更快達到降低碳排等目標。

2023/09/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英國伯明罕「宣告破產」意義是什麼?兩年內26個地方政府恐步後塵,分析一次看

考量英國預計明年舉行國會大選,貼近民眾的地方財政問題很有可能會是政黨攻防熱點之一。6日在國會下議院,一位同為保守黨的議員詢問蘇納克,他是否同意工黨再次展現「慷他人之慨」、執政散盡他人錢財的能力。保守黨黨魁蘇納克回應,這位議員所言甚是:工黨已讓伯明罕「破產」,絕不能讓整個英國落入他們手中。

2023/09/08 | 王昱晴

英國前陸軍士兵躲在餐車下越獄成功,前獄友:驚訝,但也沒那麼驚訝

星期三,英國一名21歲的前陸軍士兵卡萊夫,躲在送餐的貨車下成功逃獄,至今仍然行蹤不明。如此輕鬆的越獄行動,引發眾人好奇,為何涉及恐怖行動的人會被關在B級監獄?卡萊夫是否有共犯?英國監獄管理問題也隨之浮上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