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展覽


2023/09/08 | 王祖鵬

忠泰美術館《未來的生命,未來的你─數位、機器與賽博格》:展覽透過3大子題,討論何謂「新生命」

忠泰美術館,透過當代藝術展覽,回應長期關注的「城市」與「未來」議題,忠泰基金會執行長李彥良則表示:「科技帶領著當代生活不停地變動與發展,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型態與認知。我們該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找到適應並前進的方式?」

2023/09/07 | 廣編企劃

點亮世界的客家文化——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主展館深度解析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以「Travel to Tomorrow 天光日个客家」為策展主題,透過象徵歲月遞嬗的日光,講述客家多元共榮的文化脈絡與未來性,從8月11日到10月15日,於桃園展開為期66天的文化饗宴。

2023/08/25 | 溫溫凱/地下電影

【關鍵專訪】《一一重構:楊德昌》策展人王俊傑(上):那些楊德昌的「背面」是如何養成、傳承以及延長?

今年電影圈、藝文界備受矚目的大展《一一重構:楊德昌》盛大啟動,我好奇的是楊德昌電影創作背面的養分?那個在《一一》當中特愛拍後腦勺的楊德昌,自己的背面長成什麼模樣?是什麼讓楊德昌成為楊德昌?帶著所有關於「背面」的疑問,和策展人暨館長王俊傑,一同聊聊關於楊德昌的那些「背面」。

2023/08/14 | 廣編企劃

2023 DevDays Asia亞太技術年會九月盛大登場!現在報名,沉浸探索AI轉型浪潮的關鍵技術與應用

今年9月11日至15日,數位發展部與台灣微軟攜手舉辦「2023 DevDays Asia 亞太技術年會」,此次活動以人工智慧(AI)及其衍生技術為主題,邀集美國微軟總部頂尖專家、高階經理人及產業資深開發者集聚一堂,幫助會眾掌握技術趨勢與開發框架!

2023/08/14 | 林兆榮

「眠與夢」——給自己的陪伴感

UU展覽的作品中,常常有一個迷你的自己,這個迷你的「我」會陪伴自己度過一個失眠的夜晚,也會跟自己對話。如失眠只是偶然發生,其實也不過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沒有甚麼大不了。能與自己共處,也實在需要學習。

TNL+ 2023/08/14 | 翁皓怡(Catherine)

【關鍵專訪】《一一重構:楊德昌》策展顧問王君琦:期望觀眾看見「楊德昌如何變成楊德昌」

問起每位影迷,幾乎人人都能講起幾部心頭好的楊德昌電影,說出幾段其電影中經典的台詞。如果楊德昌在台灣新電影、台灣電影史,甚至當代亞洲、世界電影導演中的地位已鞏固,那又為什麼在此刻,我們仍要「重構」?我們該用什麼角度「回顧」這些電影?本文專訪策展顧問王君琦,談談策展歷程以及楊德昌。

2023/08/11 | 廣編企劃

搭桃捷走逛2023世客博覽會,以客為尊備加班車即時輸運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11日隆重開幕,桃園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以「客」為尊,備好加班車,視搭車人潮即時派出專車疏運,讓參訪的民眾有便利輕鬆的到場方式,也有舒適乾淨的乘車空間。

2023/08/11 | TNL特稿

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從7件作品之中,看見過去被忽略的白色恐怖女性視角

回顧白色恐怖,其本身在歷史定義上難以釐清,也與種種爭議性議題相關,在許多與人權藝術相關的藝術展覽中,作品展示往往受制於政治意識型態的選擇,讓受難男性菁英的圖像神聖化,並成為新國族意識的產生工具。然而,在總策展人蔡明君與策展團隊的選擇下,一系列從女性角度出發的作品,溫柔訴說著人權藝術中的種種差異性。

2023/08/02 | 方格子vocus

【展覽】《迪士尼動畫展》:一筆一畫打造百年夢幻王國,訴說了哪些故事?

迪士尼動畫一百年了,從當年的小工作室,到動畫王國,再到如今的影視娛樂帝國,但他們在不斷伸出不同觸角,產製多元題材作品的同時,也沒忘了那些深植人們記憶的經典動畫作品。近期開展的展覽《迪士尼動畫展》有什麼有趣好玩的?此篇文章一次介紹。

2023/08/05 | 美通社

創造智慧共贏未來 Smart+ Tech 2023今夏重磅登場!

首屆Smart+ Tech 2023將於本月17-18日假台北華南銀行國際會議中心盛大登場,將在「工業元宇宙」與「智慧生活」雙論壇基礎上,深入探索智慧製造、智慧運算、智慧生活、智慧運輸與資安防護五大議題,共同探討如何透過智慧技術釋放數位轉型壓力,推動智慧應用落地。

2023/08/01 | Kasey

【圖表】台灣民眾愛看漫畫嗎?閱讀漫畫的習慣是如何呢?

第22屆漫博展今(31日)閉幕,自27日開幕至30日,累計進場人次已達2019年58萬的進場人數,估計今天最終累積人次能達64萬,創下漫博高峰。而今年7月文化內容策進院公布《2022年臺灣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報告》,發現有55%民眾有閱讀漫畫,讓我們從數據看看台灣民眾閱讀漫畫的習慣。

TNL+ 2023/07/27 | TNL特稿

【展覽】從歐洲到亞洲,《垃圾桶中的愛─班克斯》又再度被撿了回來

從班克斯的《垃圾桶中的愛》當中,我們可以思考的是,為什麼差點進到垃圾桶中的碎紙條,其中的價值是什麼?至於台灣是今年亞洲公開巡迴的第一站,台北當代藝術館其實也延續了藝術家的精神,但自拍的人潮, 依舊難以擺脫將作品視為戰利品(trophy)的意象。

2023/06/12 | TNL Marketing

上半年壓軸重磅:2023 AI TAIWAN未來商務展AI FOR ALL全面剖析商務場景,首度攜手LINE與眼動儀打造個人化觀展新體驗

每年行銷人、科技圈最關注的FUTURE COMMERCE未來商務展,即將在6月15日於臺北圓山花博爭艷館,首度攜手AI TAIWAN聯合辦展,以「AI FOR ALL」為主題盛大開展,在為期3天的展期帶來顛覆想像的混血新商業未來式。今年 2023 AI TAIWAN未來商務展一共規劃了十大解方展區、四大內容策展與六大新商業應用主題區,360度全方位剖析尋找商務應用的新契機,全面實踐普AI的未來願景。

TNL+ 2023/07/27 | Elanor Wang

【關鍵專訪】2023 X-site《途中》團隊:以日常構成的非日常,替北美館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自2014年夏天開始,北美館的戶外廣場呈現出不同的風貌,由館方舉辦的X-site計畫,以建築結構、當代藝術、環境研究和觀眾參與等多重視角出發,透過臨時裝置邀請觀眾一同探索廣場,促進跨領域的對話之餘,進一步激發觀眾對廣場空間的想像。而第10屆X-site計畫由《途中》獲選,團隊成員對於此次的計畫,又有什麼看法?

2023/07/21 | 王祖鵬

【展覽】《一一重構:楊德昌》:希望大家從各個角度、不同時空了解這名台灣重量級導演

楊德昌為1980年代標誌台灣獨特電影文化開端的「台灣新電影」中,最具代表性、且最為國際矚目與認識的電影導演之一。而全球首次完整回顧展《一一重構:楊德昌》也舉辦了開幕記者會,記者會中,策展人以及楊德昌的遺孀彭鎧立女士,紛紛發表對這個展覽,以及對楊德昌的看法。

2023/05/12 | 廣編企劃

韓國文化觀光大展瘋韓流:從舞台到餐桌,盤點那些你不曾體驗的韓國特色!

韓國觀光公社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2023韓國文化觀光大展」,搭配「你還沒吃過的韓國美食100選線上票選活動」,向熱愛韓國旅遊的台灣人介紹那些你可能沒看過、沒吃過、沒有體驗過的道地韓式生活!

TNL+ 2023/07/18 | 林易萱

【關鍵專訪】當代館館長駱麗真談《垃圾桶中的愛─班克斯》:Banksy的惡作劇,是珍寶還是垃圾?

由知名塗鴉藝術家班克斯創作,被譽為21世紀最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作品之一的〈垃圾桶中的愛〉 ,今年7月1日至8月13日在台北當代館登場。這名藝術家以及這檔展覽的核心在哪?透過專訪當代館館長駱麗真一起瞭解。

2023/07/15 | OCF Lab

【展覽】《OCF x Sāngs Taipei 跨界藝術夏季派對》:用新媒體藝術定義人與機器人的界線

個人的網路瀏覽、行為資料被轉化為數位平台的商業資本,更傳出Captcha驗證會無意間被搜集使用網站的操作習慣,透過它登入數位平台的使用者,其個資會淪為科技公司訓練AI工具的免費文字、圖片辨識資料,被認為是一種數位權利的侵害。當我們見到的資訊,參雜了來自機器人編程的文字與真人的文筆,誰又能分得清楚呢?

2023/04/20 | TNL Marketing

績效出爐!《2222-未來選擇地》首個永續展覽活動導入 ISO 20121永續性活動管理系統,接軌國際標準

由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與綠屋共同主辦的永續展《2222-未來選擇地》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順利完成近100天展出,值得關注的是本展特別導入ISO 20121永續性活動管理系統,經由英國國家標準機構BSI進行稽核驗證,並在所有觀展者、參展者共同支持與合作下,在三大ESG永續目標上獲得高度達成率,持續為「永續產業」的生態體系努力。

TNL+ 2023/07/06 | 翁皓怡(Catherine)

【展覽】那些瓊瑤電影沒說的事,蘇匯宇用《三廳電影》說出來了

既然叫做「三廳電影」,哪「三」「廳」便是重點。台灣六、七零年代瓊瑤三廳電影的「三廳」指涉拍攝場域的客廳、舞廳、咖啡廳。而回溯瓊瑤三廳電影盛行於台灣六、七零年代,彼時正處白色恐佈戒嚴時期,避而不談「當下事」的瓊瑤浪漫電影蔚為娛樂主流,電影「再現」的意義成為一種幻象式的虛構現實,一種對外界局勢的逃避。

2023/07/05 | 精選轉載

【展覽】《臨場音樂:本能行為》:跨領域實驗與音像表演,如何探索醫療與健康的多元面向?

在2023年初春,一年一度的荷蘭海牙Rewire音樂節在4月7日至9日舉辦了盛大的國際饗宴,匯集各種音樂和跨領域的藝術展演,諸多表演場地散落在海牙市中心的不同角落,整座城市在此週末成為音樂和聲音藝術愛好者的集散地。至於本文則是觀察藝術家如何回應策展主題,將以筆者現場體驗跨領域實驗與音像表演為基底,探索醫療與健康的多元面向。

2023/03/30 | 關鍵特務

向下扎根的永續教育,才能延續到未來: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未來選擇地》門票,提供新北市國小學童沉浸式體驗永續環境的學習

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 未來選擇地」永續概念展之門票,邀請新北巿國小學校班級學童教育觀展的公益活動。藉由永續展的互動式體驗可激發學生更多思考,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的機會,響應永續教育議題,亦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理念。

2023/07/05 | 讀者投書

【展覽】何昆瀚《薄 影像:難言之影》:杜象的「次薄」概念,如何運用在日常藝術之中?

這檔展覽充份驗證了「耳聽三分假,眼看未為真」這句諺語。停在我心頭許久的問題是,我想要得到的經驗是甚麼。在理解作品裡的「次薄」後,我更關注的是作品中「薄」的部份,也是這檔展覽感情最豐沛的地方。

2023/07/04 | 王祖鵬

班克斯來了!《垃圾桶中的愛》—本世紀最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作品,當代館長:「提出什麼樣的重要討論?」

由知名塗鴉藝術家班克斯創作,被譽為21世紀最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作品之一的《垃圾桶中的愛》 ,今年7月1日至8月13日在當代館登場。而當代館館長駱麗真也解釋了此檔展覽的核心概念——「倡議關於在台灣發聲的一個自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