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7 |
評楊双子《四維街一號》:用小說培育在地的百合花樣,也為歷史找到自己的聲音
小說家楊双子繼《臺灣漫遊錄》後,首度將歷史題材延伸至戰後與當代社會,將一棟臺中市現存的歷史建築「西區四維街日式招待所」變身成女子宿舍,透過細膩鮮活的人情小劇場,描繪出以古蹟空間與飲食文化探索歷史的趣味,以及觀測當代族群政治的另類切面。《四維街一號》再度展現楊双子考證歷史細節、架構人物場景、結合料理與人情之美的能力。
2023/09/15 |
2024台北國際書展主題國「荷蘭」,文化部長史哲:讓文化為台灣人增加更多的自信
史哲認為,1624年是台灣史上第一次跟國際相遇的起點,400年後的今天,台灣的民主多元備受國際肯定,台灣應該昂首,更積極地面對面與國際交流,將台灣民主多元社會所產生的文化成果讓國際社會瞭解,「讓文化成為國際交流的重要名片,也讓文化為台灣人增加更多的自信」。
2023/09/10 |
《寫字療疾》:作家筆下的憂鬱症絕非浪漫藍,發起病來可是見骨帶血
《寫字療疾》由26位作家、學者、醫師共同刻畫台灣疾病的多元面貌,針對台灣文學中經常書寫的傳染病、精神疾病、集體創傷、慢性病以及近年來備受重視的長照等五大主題。內容從疾病文學擴及醫療史、生活史與醫療從業人員、患者的前線觀點。從作家如何將疾病體驗轉化為創作力量,延伸至疾病的社會與歷史背景的探討。
2023/09/10 |
父權又厭女的歐威爾,與被消失的歐威爾夫人
歐威爾早年一篇長文〈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評述這位同樣把妻子當成糟糠的大作家:「一位作家的文學人格與他私底下的性格幾乎沒有任何關係。私底下的狄更斯,的確可能是個不管他人死活的自大狂⋯⋯」這不正是歐威爾的夫子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