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醫療


2023/09/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登革熱累計本土病例10年來次高;台南市疫情本週首見反轉,羅一鈞:拚10月中單週少於千例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希望下週次級熱區也能呈下降趨勢,並看到連續2週疫情下降,疫情受控趨勢會更確定;目標10月中旬前,單週病例數低於千例。若能達成10月中旬前單週病例數跌破千例,且連續2週病例數穩定下降,前進應變工作隊就會討論是否降階或解編。

2023/09/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明年度健保總額協商結果:醫院、西醫基層未達共識差距約85.9億元,將兩案併陳至衛福部核定

付費者委員與醫界代表在醫院總額及西醫基層總額雖未獲共識,但雙方對照護罕病、血友病、愛滋病治療藥費、加強偏鄉醫療照護等弱勢族群,及配合健保中長期計畫政策,包括「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計畫」、「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等,均同意持續編列預算。

2023/09/13 | 美通社

突破登革熱治療困境!元樟生技手握高潛力藥物

全球有超過一半人口受到登革熱威脅,其中近八成位於亞洲地區;世界衛生組織在 2019 年,更將其列入年度 10 大世界公衛問題之一。在此背景之下,登革熱疫苗與藥物研發正迫在眉睫。為了突破登革熱的治療困境,台灣元樟生技(6864)投入療法研發多年;近期成功宣布藥物展現出對登革病毒的抑制效果,成為台灣第一家研發登革熱藥物的公司。

2023/09/20 | 邱宜君

獨家:中國心理諮詢師考試的興廢與打掉重練,台灣人如何參與?受到什麼影響?

總統擬參選人郭台銘的副手賴佩霞擁有中國「心理諮詢師」證照,但中國2017年已廢止這項考試。過去20年中國致力打造心理健康人才庫,卻走了15年浮濫發照的冤枉路,台灣考生也見識過各種考試放水奇招。中國近年重新打造「雙軌制」,逐漸擺脫對台灣師資的依賴,但中國人民仍相信「昂貴」多於相信認證,中國網站便利的「通訊諮商」則越來越受到台灣人歡迎。

2023/09/20 | 環球生技

生技快訊:鑽石生技上市首日漲幅19.25%、張鴻仁談政府不敢告訴你的健保危機、BioNTech開發猴痘mRNA疫苗

鑽石生技上市首日漲幅達19.25%;BioNTech獲CEPI資助9000萬美元,以推進猴痘(mpox) mRNA候選疫苗的開發;張鴻仁近期出版新書《政府不敢告訴你的健保危機》,解析低價健保引發的醫療危機,呼籲健保正面臨幾千億元缺口,改革刻不容緩。近期還有哪些醫療生技相關重要事件?一起來關心。

2023/08/21 | 廣編企劃

讓光照亮一個家:伊甸基金會「身心障礙者服務計畫」,看見雙老困境,讓悲劇不再發生

本文透過調查數據與實際案例,帶你看見雙老家庭中,那些局外人看不見、當事人說不出的艱難處境,並呼籲社會大眾和伊甸基金會一起「相挺無礙,陪你到老」,加入支持身障老後的行列。

2023/09/18 | 精選書摘

《乳癌奇蹟治癒》:乳房「長這樣」就危險了——五大乳癌徵兆,立即就醫檢查

乳房再造權威鄭明輝教授,首度公開獨步全球的乳房重建和淋巴水腫治療創新技術。超值收錄100個乳癌治療必知重要醫題,例如我需要做「乳癌遺傳基因檢測」嗎?預防性乳房切除是必要的嗎?重建的乳房有感覺嗎?等等,提供最專業的醫學觀點。教你就醫時問對關鍵問題,和乳房外科、腫瘤科、整形外科、婦產科等不同醫師、護理師溝通無障礙。

2023/09/17 | 精選書摘

《思念的延續》:「我的孩子都病成這樣了,叫我理光頭也無所謂啦!」

「癌症治療是一條這麼漫長的路,一路走來,內心其實是孤單的。若是有人在旁陪伴著,或一起行動,就比較不會寂寞、孤單。」小宇說:「這種陪伴,是很重要的支持!」

2023/07/28 | 關鍵特務

【市調】九成以上家長有意願讓孩童施打腸病毒疫苗:關於疫苗不可不知的四大關鍵

腸病毒來勢洶洶,為了瞭解父母對於預防腸病毒的認知是否充足,以及是否具備相應的預防措施,本文與TNL Research關鍵議題研究中心合作線上問卷調查,進行進一步分析,及提供在施打腸病毒疫苗前家長必須知道的相關資訊。

2023/09/16 | 邱宜君

全台6起「噪音殺人」4共通點,專家歸納預防關鍵:管委會、社區鄰里應建立2層面因應力

高雄市昨上午發生噪音糾紛導致的兇殺案,2021年迄今已有至少6起「噪音殺人事件」被報導,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科主任李俊宏分析,居住密集化且高齡化,噪音糾紛是必然要面對的新議題。社區鄰里及管理委員會應建立「心理健康促進」的概念,並以此為基礎,發展「對內溝通協調、對外連結資源」2個層面的因應能力。

2023/09/15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未來大人物 愛無所畏1】老爸,我成為你口中的英雄了嗎?陳彥翰領一群人組英雄聯盟慢慢走成孩子的書屋2.0

從前從前有位英雄大家叫他陳爸,陳爸說:「你要當英雄,英雄就是只要自己有一碗飯,就要分半碗給馬上要餓死的人。」後來英雄到好遠好遠的地方去出任務了,大兒子陳彥翰接班,在所有龐大壓力眼光之下,27歲那年的他,展開了屬於他自己的英雄計畫2.0版。

2023/06/06 | 關鍵特務

【圖解】在台灣,等一項癌症救命新藥需要等上超過700天,而日本最快只需要60天!台灣人,你真的有「命」等嗎?

等一項救命的藥物,需要多久時間?台灣新藥從申請日到健保正式給付生效,如癌症創新新藥等重大疾病藥物,平均需等超過700天;而鄰近國家日本,則是60-90天內。換句話說,台灣人一旦生了病,想要用到新研發的救命藥物,病人需耗時等待。台灣人,真的有「命」能等嗎?

2023/09/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食藥署通過莫德納最新版疫苗EUA:疫苗到貨後最快一週可完成檢驗封緘,9月底前有望開打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昨(13)日晚間接受媒體聯訪說明,首批預估將有200萬劑;先前預估最快9月最後一週開打,不過疫苗進口後還需要檢驗封緘等流程,才能給醫療院所施打,下週二(9/19)會再進一步說明接種規劃。

2023/09/14 | 精選轉載

COVID-19新變種出現,我們需要再補一針疫苗加強免疫嗎?美國CDC做出了決定

疫情其實還在持續,各式各樣的新變種病毒也一直推陳出新。問題來了,我們需要再去補一針疫苗,來加強免疫嗎?不打的話,疫情會不會再次席捲而來,重演三年前的慘狀?

2023/04/27 | 關鍵特務

一次救援一個孩子,直到每人都有亁淨水可喝!

每年有140萬人死於與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不良有關的疾病。全球仍有6億兒童缺乏安全管理的飲用水,11億兒童缺乏安全管理的衛生設施,這些孩子需要大家的幫助,一起加入救援行動,一次救援一個孩子,直到每個孩子都有亁淨水可喝!

2023/09/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FDA核准最新版COVID-19加強針:建議施打原因、疫苗版本差異重點一次看

拜登政府一直以來推動的是大多數美國人每年都接種COVID-19疫苗加強針,預計CDC今日會議後端出的指南也類似。有別於美國,歐洲通常只建議年長者或患有慢性病(如心臟病、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染疫高風險族群接種加強針,英、法及德國都採這種做法。

2023/09/10 | 《科學月刊》

疫情下的「訊息傳染病」:群眾心理科學、假消息與陰謀論的共伴效應

在疫情期間,這些不同程度與特質的假消息傳播也間接造成民眾的各種恐慌。在這些不安與噪動的氣氛中,民眾還可以理智地運用科學知識協助、判斷事情的真偽嗎?問卷研究的結果著實出乎意料,在這些不同的題目選項中,民眾的填答幾乎和他們具備的知識程度及學科領域都沒有關連性,但卻與個人的政黨傾向有顯著相關。

2023/04/07 | 關鍵特務

乾淨的水源,孩子的救援:別讓孩子繼續喝髒水!

你知道嗎?世界上,每4人就有1人缺乏可用的乾淨水──事實上,每天死於飲/使用髒水相關疾病的5歲以下兒童高達近800名,這些孩子需要你我協力搶救!世界展望會致力於幫助世界各地的孩子們獲得乾淨水與更好的衛生條件,希望透過這篇文章,邀請您一起加入水資源行動的行列。

TNL+ 2023/09/10 | 劉威良

台灣醫護荒如何解?建議借鏡德國基本法徵召女性服役,是對醫護專業的無情踐踏

在台灣,醫院的護理人員可以說都必須是做專業的評估、發藥、打針與紀錄等工作,護理師的培養需要至少三年加上一年的實習,並且要通過國家考試才能任職。而一年的兵役訓練型的臨床護理,在沒有上理論課程的背景下,匆匆就要上生命的戰場,這樣沒有把關的護理品質,誰要負責?

2023/03/30 | TNL Marketing

AI落地有助提升整體醫療品質 台廠多聚焦醫療輔助應用方案

世界經濟論壇的研究指出,AI將成為2030年改變健康醫療照護產業發展的關鍵推手,包括促進健康預防,提升醫療效率和提供最適照護策略等三個方面。DIGITIMES Research觀察,由於醫療數據快速累積,且醫護人力短缺的現況與趨勢,健康醫療照護產業更願意導入AI,以提升醫療品質和效率,降低醫療成本,減輕人力負擔。

2023/09/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衛福部不跟進「65歲以上免健保費」,研擬無業弱勢長者全額補助,預計明年上路

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在健保第6類投保對象裡,約109萬名無工作收入,也無家屬撫養的老人,現在由政府負擔4成、民眾6成,每個月須自行負擔826元,未來研擬編列100億元公務預算,全額補助這群弱勢對象。

2023/09/06 | 讀者投書

「如果機器取代了勞力,那還要藥師幹嘛?」為何民眾覺得醫院藥師是可有可無的職缺?

如果說專科醫師是懂得深,那多數一般藥師(非專科臨床藥師),其實是要懂得廣。尤其,台灣已然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活得越久,共病越多,併服的藥品種類與就診開立藥品的科別也更多,多重用藥的狀況下,無疑提高了藥物交互作用與重複用藥的風險。

2023/09/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登革熱疫情處上升階段,單週增3死8重症,台南6旬男確診當日死亡

對於確診當天過世個案,鄔豪欣說明,為60多歲男性,有肝炎病史,確診前10天就有虛弱、食欲不振情況,但沒有典型登革熱症狀,當時就醫接受NS1快篩為陰性,後來又出現發燒、意識不清等典型登革熱症狀,就醫快篩陽性,病程發展快速,於當天死亡。

2023/09/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侯友宜推老人健保政見「65歲以上免費」,醫改會:受薪階級衝擊最大,應提財務困境解方

侯友宜表示,這陣子他走訪一些縣市,聽到很多家裡有長輩的朋友向他反映,「為什麼65歲以上老人健保補助,只有六都和基隆市有,我們都沒有」,他認為現在老人健保補助政策有嚴重城鄉差距,應打破不公平,生活在相同土地,都應享有相同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