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中東


2023/09/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華爾街日報》:傳拜登政府與以色列低調合作,擬允沙烏地濃縮鈾換建交

華府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執行長杜博維茨(Mark Dubowitz)說:「以色列支持沙烏地阿拉伯濃縮鈾,將代表這個國家自建國以來一直反對中東核子擴散的政策出現巨變,也代表這位執政期間致力反對伊朗濃縮鈾活動的總理態度大轉彎。」在美國和以色列領導人試圖達成協議以重塑中東局面之際,沙烏地推動濃縮鈾一事已成為他們面臨的最棘手問題之一。

2023/09/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以色列可能和沙烏地達成建交架構協議,巴勒斯坦領袖:若無「兩國方案」中東無和平可言

阿巴斯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那些人認為中東能在巴勒斯坦人民未享有完整、正當國家權利的情況下實現和平,他們都錯了。」《法新社》報導,這位87歲的領袖發出了談判的新呼籲,也敦促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就巴勒斯坦建國一事召開國際會議。

2023/09/19 | 德國之聲

艾米尼之死一週年,抗議浪潮給伊朗帶來了哪些變化?

一年前,22歲的伊朗女孩艾米尼在被警察拘留期間喪生。她的死亡在伊朗引發了一場抗議浪潮,示威活動給伊朗帶來了一些變化。

2023/09/14 | 讀者投書

美國撤軍阿富汗兩週年(下):阿富汗沒有歷經毀滅式崩盤,代表塔利班執政比預期好?

美國憑著強大軍力連根剷除塔利班,卻在過程中影響到當地人民,反恐力道越大,連帶讓不相干的人民越畏懼、厭惡,畢竟塔利班雖嚴格,卻不會像美國為了反恐而展開無數次掃蕩與空襲,造成許多民房毀壞與無辜百姓死亡。

2023/09/14 | 讀者投書

美國撤軍阿富汗兩週年(上):塔利班能迅速重整旗鼓,美國責無旁貸

美國進駐阿富汗期間,阿富汗廉政程度在「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排名時常座落全球170至180名之間,而此區間的國家大多是嚴重開發落後、內戰頻傳的國家,例如北韓、葉門、南蘇丹、索馬利亞、委內瑞拉等國。

2023/09/13 | 人權觀察

「麵包、工作、自由」:阿富汗女性反抗塔利班兩週年,甘冒生命危險繼續奮鬥下去

對於阿富汗女性的認知,不是美國2001年入侵阿富汗以後被西方拯救的對象,就是塔利班2021年掌政以來的犧牲者。抗議塔利班的女性教導我們的重要一課,就是在前述二元認知之間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抵抗空間——存在於日常生活、柴米油鹽之中——絕非只有逆來順受。

2023/09/13 | 讀者投書

被遺忘的戰爭:敘利亞內戰12年再陷衝突,阿薩德獨裁政權成唯一贏家

這場可謂21世紀重要之中東動盪似乎永無止盡,縱使聯合國於2023年8月表示現況是令人無法接受的,阿薩德政權卻已然站穩腳步,於2023年5月代表敘利亞重返阿拉伯國家聯盟,展現周遭阿拉伯國家已接受阿薩德倖存之事實,不論其過往殘暴之舉,意味著獨裁者仍屹立不搖。

TNL+ 2023/09/13 | 謝宇棻

用笑容粉飾阿薩德暴政,敘利亞第一夫人是「東方黛安娜」還是「地獄化妝師」?

在23年前成為敘利亞第一夫人的艾斯瑪,身材高挑纖細、會說4種語言、在社交場合長袖善舞,一度營造出「東方黛安娜」及「沙漠玫瑰」等正面人設;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後,卻成了西方媒體口中的「敘利亞的瑪麗・安東妮」、「地獄第一夫人」。儘管敘利亞各種官方社群帳號,仍持續展示艾斯瑪迷人的微笑及倩影,她與丈夫似乎成為西方世界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2023/09/12 | 蕭如芯

以色列司法改革爭議持續延燒:最高法院今日舉行聽證會,數萬名反對者揮舞以色列國旗抗議

以色列最高法院今天舉行歷史性的聽證會,聽取總理納坦雅胡政府推動司法改革的意見。由於反對者將政府的司法改革計畫視為「對民主的威脅」,因此在聽證會前夕,數萬名抗議者上街示威遊行,來表達對極右翼政府的不滿。

2023/09/01 | 精選書摘

《絲路裸心飄流》:伊朗曾是中東最西化的國家,女子可穿迷你裙和比基尼,GDP像火箭一飛沖天

歷史充滿了不可預知性和戲劇性,總是滑稽和眾聲譁然,「伊斯蘭革命」成了接下來一路的申論題,每次和當地人談論起來都是感歎萬分。也許經過煉獄般的鍛鍊,才能打造出一個適切靈魂自由和宗教信仰,以及國家經濟發展的道路。

TNL+ 2023/09/01 | TNL國際編譯

沙烏地阿拉伯男子因網路發文被判死刑,政治與言論壓迫已來到新高點

今年54歲的默罕默德・阿爾甘地(Muhammad al-Ghamdi),是一名已經退休的教師。雖然他在網路上的發言其實並不激進,但沙國法院認為阿爾甘地的社群帳號上發佈的內容,已經可以被視為犯罪行為,所以判他死刑。

TNL+ 2023/08/31 | TNL國際編譯

土耳其航太科技節TEKNOFEST:慶祝共和國政體100週年,拜卡軍用無人機「Kizilelma」國際高度關注

在這場科技盛會中,土耳其無人機製造商「拜卡公司」(Baykar)成為焦點,是專注在無人作戰飛機(UCAV)與人工智慧發展的土耳其私人國防公司,其研發的無人作戰飛機「旗手TB2」(Bayraktar TB2)因在俄烏戰爭中展現高效抵禦能力而享譽國際,同時該無人機也廣泛用於亞塞拜然和北非諸國,成為土耳其最大的國防出口商之一。

2023/08/29 | 洪瑩霏

連拿獎學金出國留學都不行:塔利班阻止阿富汗女學生赴杜拜求學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 )表達強烈抗議,譴責塔利班禁止女學生赴迪拜大學學習的荒謬行徑,不僅公然侵犯了她們的受教育權和行動自由權,也顯示阿富汗婦女和女童持續遭受性別迫害,他們呼籲塔利班當局立即做出改變,允許這些女學生出國旅行和學習。

2023/08/23 | 王昱晴

巴基斯坦纜車意外:受困6孩童全數獲救、巴國總理宣布加強私人纜車安檢

週二上午7點45分,一如往常搭上纜車錢去上學的巴基斯坦高中生,卻受困在懸掛於274公尺的半空中。位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山區,一座民眾自己搭建的交通纜車,發生纜繩斷裂的意外,其中一名乘客說:「我們已經受困6個小時,沒有水、沒有物資。」

TNL+ 2023/08/23 | TNL國際編譯

《華爾街日報》揭露阿聯藉俄烏戰爭「悶聲發大財」,暗助俄羅斯富豪規避國際制裁從中獲利

《半島電視台》認為,阿聯與俄羅斯的來往並不會與西方世界對後者的制裁相互衝突,但仍有可能引發華盛頓當局及其西方盟友的不滿,尤其阿聯又在這場兩極化的對抗中表現出中立的態度。

2023/08/22 | 蕭如芯

人權觀察指控:沙烏地阿拉伯殺害數百名衣索比亞移民,可能構成危害人類罪

人權觀察的報告中描述,沙國邊境防衛隊攜帶著步槍,當移民與尋求庇護者靠近沙國領土,邊境防衛隊便會朝他們近距離開槍。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邊防人員會詢問移民要朝身體的哪個部位開槍,然後再近距離向其射擊。

2023/08/20 | BBC News 中文

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公開行刑鞭一儆百:多少人受過罰?什麼「罪行」要受罰?

塔利班政府發言人扎比胡拉・穆賈希德(Zabihullah Mujahid)接受《BBC》採訪時說:「根據伊斯蘭教法,我們的領導人有義務執行這種懲罰。在《可蘭經》中,阿拉說人們應該公開目睹這些懲罰,從中吸取教訓。根據伊斯蘭教法,我們有義務執行懲罰。」

2023/08/18 | 賴明君

塔利班勸善懲惡部:女性的臉在公共場合被看見,就會喪失價值

勸善懲惡部發言人阿基夫向《美聯社》表示,在塔利班政府的執政下,男性不再像上屆政府那樣,盯著女性看,或是騷擾女性。對於塔利班的頭巾禁令是否符合伊斯蘭律法,阿基夫表示,「政府所有的法令都是出自於伊斯蘭律法,是1400年前就制定好,並且延續到今日的規定,而塔利班並沒有增加任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