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出版趨勢觀察

台灣多元而豐富的文化面貌,在出版產業即可見到。這些出版主題當初是怎麼誕生的?出版社從構思、邀稿、引進,到最後成書、行銷的過程,又有哪些不為外界所知的心裡話?他們又懷抱著什麼樣的願景,帶領讀者繼續探索閱讀的世界?如果你對上述的問題感興趣的話,別錯過我們推出的出版趨勢觀察專欄,讓眾出版人為你一一解惑。

TheNewsLens 自製專題

出版趨勢觀察

專題目錄

4


TNL+ 2023/09/01 | TNL特稿

【出版趨勢觀察】游擊文化:碩論改寫成「社會書」,最大挑戰便是如何將學術內容轉譯為大眾讀物

我們總覺得國外這些學術大師很厲害,他們的著作超級好看、平易近人又深刻,可是如果我們從沒好好培育台灣的寫作者,那麼未來的二、三十年,我們還是只能引進國外大師的作品,而無法創造屬於我們的經典著作。基於上述信念,大約九年前,我與一些有意改寫論文出版的作者,開啟了研發社會書的旅程。

TNL+ 2023/08/14 | TNL特稿

【出版趨勢觀察】寶瓶文化:讓職人百工為自己說話,把比小說更魔幻的現實攤開來

「職人書寫」也是標籤,在出版業爆發一個暢銷作家,不知如何解釋其現象時,最快的歸類。但出版人自己不該這麼想,一這樣想,你就限縮了所有的想像。

TNL+ 2023/07/14 | TNL特稿

【出版趨勢觀察】親子天下:「知識類童書」的魔力,如何引領不愛閱讀的孩子入坑?

考慮到有些孩子並不喜歡閱讀「沒有故事」的知識童書,親子天下開發了生物科普知識為利基的自製知識漫畫《達克比辦案》系列,在國內一整片被韓漫與日漫占領的童書出版市場顯得相當突出。不過一開始經營達克比,親子天下也曾經面臨「讀者群尚未養起來」的危機。

TNL+ 2023/06/14 | TNL特稿

【出版趨勢觀察】小麥田:在影像衝擊線性閱讀的時代,圖像小說或許是解方

小麥田出版為了迎接下一代的讀者,一方面在兒童文學的領域持續耕耘,出版多部國際安徒生獎作家的作品如《小偵探愛彌兒》、《星期五的沒事教室》等,亦面對讀者閱讀圖像的需求,自2018年推出紐約公共圖書館評選最佳童書的《暗黑孤兒院》後,我們便感受到來自圖像結合文學的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