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萬盈穗認為,在當一個「法定的西拉雅人」之外,更重要的其實是「意義」,比方說學習族語,或是他們歌唱,那些日常才能真正建構出她對西拉雅的感覺及愛,「我們去抗議或者去法院的時候,很容易動員出很龐大的情緒,那時也比較多媒體會出現,可是其實我們的日常,有更多事情在等著我們去做。我們認同發生的場所,其實是在這裡。」
- 本文8/1-8/7限時開放一週免費閱讀,8/8起請加入TNL+付費訂閱。
西拉雅正名運動推動者之一萬淑娟及卓翠麗告訴我們,其實她們小時候並不知道自己是「原住民」,是在求學過程中,不斷因為較深的輪廓與長相被同學問:「你是不是原住民?」、「你是不是墨西哥人?」、「你有印度血統嗎?」⋯⋯才開始對自己究竟是誰產生懷疑,向上溯源,找回西拉雅身分。
有別於萬淑娟這一代人的由迷惘而清晰,西拉雅正名二代的年輕人大多自小就知道自己是西拉雅。但即便對自己的外表、血統沒有疑惑,卻也因各自原生家庭對正名運動參與程度不同,讓這些年輕人對族群想像與未來展望有不同的看法。
「你番仔?誰番仔?」
萬淑娟的父親是西拉雅正名運動的精神領袖萬正雄,即便如此,萬淑娟表示,她的自我認同過程其實也有過一段隱晦不明的時代,甚至是受到90年代台灣解嚴再到民主化的影響,才令萬正雄產生了「正名」想法,進而將她帶進正名運動之中,所以萬淑娟說自己與父親幾乎可同算是第一代正名運動的推動者。
但萬淑娟也告訴我們,萬正雄時常說他自己的「正名」更早,已經有5、60年,從他小時候被笑是番仔就開始了:「他的覺醒是一種義憤,當他被取笑、被歧視的時候,他就產生了要為自己的存在去追尋尊嚴的想法。」
2023年4月22日西拉雅播種節活動,帶領族人歌唱的萬正雄與萬淑娟。
而卓翠麗的「覺醒」之路又比萬淑娟更曲折,卓翠麗說她以前讀書時填資料,老師都說:「祖籍一定要寫福建」,但她爸爸都會刪掉改寫台灣,讓她交到學校被老師罵,但從也沒告訴她為什麼是「台灣」而不是「福建」。
直到她高中時在圖書館發現一本介紹台灣平埔族的書,翻閱之後,發現書上寫的內容跟她家幾乎一樣,包括她阿公的祖籍、姓氏,以及家族的遷徙。進而去問她阿公,但她阿公不但什麼都不說,還生氣地反問:「你番仔?誰番仔?」剛好,卓翠麗和萬淑娟是親戚,到她長大結婚生了小孩,一次她到萬淑娟家作客,萬正雄才告訴她:「你知道我們是平埔族嗎?」她才眼睛一亮,說她高中時就在懷疑,可是她阿公說不是。
那時萬正雄正要開始推動西拉雅正名,他就問卓翠麗:「那我們一起來做(正名)好不好?」卓翠麗回說:「好啊,來做啊。」自此投身運動。
專題下則文章:
為什麼原住民反對平埔族正名?三年修法期倒數,西拉雅族最終會擁有甚麼身分?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